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雕城 成都在努力

更新时间:2006-07-12 10:39:38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谭晓娟 编辑:木子 浏览量:1340
    6月26日,成都市建委立项,于今年7月至10月在成都市二环路内15个点位建设100个景观小品。其中有6个点位向社会公开征集设计方案,9个点位向国内知名雕塑艺术家和专业单位定向征集设计方案,预计总投入1000万元。


  在这100个被期待的景观小品中,城市雕塑首当其冲,责任重大。

  成都城市雕塑建设自1983年起步,至今已逾23年,23年来,成都市城市雕塑逐渐摆脱了青涩,迈向成熟。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至1989年,成都地区共建有城市雕塑52座;至2000年,成都地区已建148座雕塑。

  今天,我们找到伴随成都城市雕塑一起走过来的雕塑家和建设者们。通过他们的回顾,我们能更真切地触摸到在这个城市里,城市雕塑的成长脉络。

  回顾篇

  成都“第一”这样诞生


  直到今天,谭云还记得自己毕业后,去成都一家商店开发票,说到“雕塑”两个字时,对方的表情。“写不来,不晓得是什么。”谭云说,这在1982年的成都,一点也不奇怪,“很多人都写不来雕塑这两个字。”

  谭云,四川雕塑艺术院现任院长,著名雕塑家。在他看来,1982年的成都,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就是‘不毛之地’。”不过他口中的“不毛之地”并不是指雕塑作品本身。

  “成都是现代雕塑起源的城市之一。”由于抗日战争,很多文化名人到了四川,《无名英雄》、《孙中山》等一系列作品也就早早诞生了,“这样意义的雕塑作品,在当时的全国看来,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一个决定成为起点

  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回到成都时,谭云想得很“美”。“当时只有我一个是雕塑专业毕业,还是本科。”然而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当时的成都,没有一个对口的专业单位,虽然博物馆也有些雕塑家,但毕竟不是专职。在这样的情况下,谭云1983年申请调到博物馆工作,“因为那是和雕塑惟一沾点边的地方。”

  就在1983年底,省建材局的一个决定,改变了谭云的生活,也成为成都市城市雕塑建设的重要起点。

  谭云回忆道,当时四川的汉白玉石材很吃香,北京雕塑工厂经常来川购买。省建材局认为四川也应该组建一个自己的雕塑工厂,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们找到了雕塑专业出身的谭云。于是,四川省第一个专门的雕塑单位———“四川省城市雕塑壁画工作室”就这样诞生了。工作室成立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谭云为省游泳馆设计的《水的旋律》,它还有一个“第一”———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第一个城市雕塑。

  招兵买马能人云集

  那是四川第一个从事城市雕塑的专业单位,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揽人才。“现在成都活跃点的雕塑家,基本上都是那里面出来的。”当时谭云给省长写了一封信,批示下来后,一些人才很快调到了成都,一批青年雕塑家迅速在成都聚集起来。因为工作室的惟一性,上世纪80年代早期,省内中等城市的城市雕塑都是他们完成的。

  那时工作室聚集的人才除了雕塑家,还有不少的能工巧匠。事隔多年,如今,谭云去簇桥的石材加工厂,经常会受到陌生人的热情招呼。“他们都能叫出我的名字,一打听,才知道都是最初那些人的徒子徒孙。”

  成都雕塑一鸣惊人

  1983年,成都市城市雕塑规划组成立了。“其实当时城市建设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尽管这样认为,谭云觉得:规划组的成立,对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是个跨时代的事件———城市雕塑的建设引起了官方的重视。

  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每年的雕塑经费是20万元,“现在看来少得可怜,当时算不错了。”谭云感叹道,不像现在根据项目来拨经费,当时的雕塑规划是固定经费,项目根据经费来建。如果雕塑题材小,凑着经费就做了,如果遇见大题材雕塑,那就只有集中几年的经费来做。谭云的作品《五丁开山》总造价30多万元,集中了2年多的经费才完成。

  谭云的《五丁开山》、任玉伯的《建设者》、杨光懿的《芙蓉花仙》、《十二桥死难烈士纪念碑》、《金牛》、《薛涛像》等11座城市雕塑等作品,是规划开始后的第二批雕塑。这批雕塑不仅打动了成都市民,也让成都的城市雕塑作品在全国打响知名度。在1984年全国首届城雕作品展上,《建设者》雕塑一鸣惊人,夺得优秀奖。彼时,大多数城市还没有放开手脚来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

  1989年至1999年,是成都市城市雕塑建设发展较快的时期,新人新作辈出。

  “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成都,雕塑家云集,一人一个工作室,雕塑加工制作单位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谭元回忆,两者的数量之多,当时在全国也很少见。除了数量,队伍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大连、海南、西北、西南等地,都能看见四川的队伍。[JH:PAGE]
  行动篇

  景观小品成百上千


  2006年7月6日,在成都市东城根上街的建设大厦4楼,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的办公室里,秘书长龚与琼像往常一样忙碌着。

  担任这个职务之前,龚与琼的身份是成都市城市雕塑办公室主任。

  重投入:20万提到50万

  早在1983年,刚成立的成都市城市雕塑规划组就编制了《成都市城市雕塑建设八五规划》,明确城市雕塑建设要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并由市建委每年拨出20万元作为城市雕塑建设专款。1993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雕塑建设的管理力度和投入,将原每年投入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1995年,市政府正式成立“成都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由规划、建设、园林、文化、宣传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和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时任市建管委城建处处长的龚与琼,同时担任了城雕办公室副主任。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雕塑,谭云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先想主题,再找位置,但缺乏规划。而进入90年代后,则是“宁缺毋滥、稳步发展”。龚与琼说:“政府重视,也强调城市雕塑建设要规划先行。”

  大动作:建百个景观小品

  2006年6月26日,成都市建委立项于2006年7月至10月在我市二环路内15个点位建设100个景观小品。“这应该算是今年的大动作。”成都市建委风景园林建设处副处长兼城雕办负责人房青川告诉记者,这批作为试点的景观小品落成后,成都还打算在明年再上300—1000个城市景观小品,展现成都城市建设和地域文化风貌,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展望篇

  雕塑“第四城”?成都还需时日


  成都拥有大量国内知名的雕塑家:叶毓山、谭云、王全文、朱成、严永明、邓乐……早在80年代,成都的城市雕塑就已经有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近几年,陆续有人提出:从城市雕塑整体水平来看,成都紧跟在北京、上海、广州身后,堪称雕塑第四城。

  “我觉得现在还谈不上第四城。”谭云认为,成都成为“雕塑第四城”还欠些火候,一来,成都还没有全国性、有影响力的雕塑活动;二来,成都还需要更多“有分量”的重大主题作品。

  “90年代四川雕塑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实际上作品比原来多,也有比原来好的。”谭云略带遗憾的说,“但是全国其他城市发展得太快了。”

   对于成都市城市雕塑总体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差距,市建委风景园林建设处副处长房青川也表示了认同。他认为,城市空间的大小,对外交流的程度,这些都是构成差距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成都市《城市雕塑》的管理工作和作品,在全国排在前面。”采访中,大家也都很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的雕塑家依旧很活跃,而且成都也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成为城市雕塑的推动力。”谭云提出———民营资本关注公众艺术,这也是成都雕塑界的一大特点。

  不过,房青川还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正在期待一个《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的出台。”他对于现在的管理难度,用了四个字:不好约束。“有的开发商、企业门口自己做的雕塑,不伦不类,占用公共空间,也影响城市景观。”他表示:不好管,正是由于没有具体的一个办法。“无法可依,怎么处理它呢?”

  雕塑家有时也反对雕塑

  谭云,52岁,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代表作品:《五丁开山》、《擦肩而过》

  7月6日上午,一场暴雨降临成都,位于三环路边上的一个院子里,安静得只听得见哗哗的雨声。推开铁门,一个拿着斧头劈山的“大汉”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五丁开山》。

  这个小院,就是它的作者: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的工作室。

  沙发、茶几、长桌,一楼装饰成了会客厅,木头长桌的背后,一排形态各异的雕塑静静地“打量”着每一个来访者。衬衣、长裤,一身朴素,眼神笃定,52岁的谭云坐在雕塑前,和记者谈及他钟爱的雕塑事业,声音爽朗有力。

  以后,城市拼的就是文化

  气势磅礴的《五丁开山》、亲切的《巴金青铜像》、带有强烈时空交错感的《擦肩而过》……雕塑家谭云给成都留下了很多“记忆”。

   在谭云的眼里,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有些东西在消逝。把“老的东西”留下来,又可以表现现代,城市雕塑恰好可以作为这样一个载体。鸟巢、央视大楼……城市里,真正好的建筑都是“城市雕塑”———在雕塑家眼里看来,这一点也不奇怪。

  “一个城市,如果原来状态没有改变,有了雕塑,‘气质’就不一样。”谭云笑着说,从上世纪80年代从事城市雕塑至今,他感觉比较真切,“公共环境里所有的雕塑,更能强调城市的现代性。”其次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看电影、听音乐会得买票,进博物馆、展览馆,你都得‘专门’去看是不是?可城市雕塑不一样,散步、回家,随意就可以看到。”

  “城市以前都是工程,现在就是文化建设,以后拼的就是文化。”谭云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城市,它应该是个艺术品。”他这样形容城市:协调、有亲和力、有文化的延续。而城市雕塑作为公众艺术,正在完成这个任务。

  城市雕塑不能到处放

  这么多作品,到底哪个是成都“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成都到底有没有“标志性”雕塑?“老是有人问我这个。”谭云摇摇头,声调有些提高:“其实我比较反对‘标志性’雕塑。为了‘标志’而‘建标志’,反而成不了‘标志’。”“关键是‘标志性’影响度有多大?成都的群众觉得好,那放在全中国,放在全世界有没有影响力?”

  “作为雕塑家,我们有时候也反对雕塑。”他有些调侃地说,城市里的雕塑也不能到处放,要精。“有重大主题的城市雕塑很有必要。”

  进入新世纪来,成都的城市雕塑基本是配合重大工程进行的,基本依附工程,独立的雕塑项目少了。利弊明显:功能性工程中,有了雕塑有美化作用,满足审美;资金投入大了,作品出来的社会效果反而不如从前。这也引起了谭云等一些雕塑家注意。“正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谭云可以肯定的是,要强调雕塑的独立性,应该为主题雕塑专门选择位置,让环境适合它,而不是它来将就环境。“城市雕塑有功能性美化、装饰功能,所以不能当成普通的工程,像修建筑物一样,完全没有艺术含量。”[JH:PAGE]
  作品要好,责任不小

  在与谭云交谈过程中,他的电话不时响起。“我们正在申报国家重大主题雕塑,一个单位可以申请3个,我们正在努力。”

  从最初毕业选择去处、到成都雕塑工作室的成立、再到开始为城市制作雕塑……谭云说,自己比别人考虑得更多,是因为一路走来,感受颇多。

  “我们这代雕塑家除了自己做作品,最大的责任是:通过我们了解、实践、尽量让这个行业规范、有序。”谭云说,用更好的作品来为成都说话,这是他们的期待。

  雅俗共赏这是我们的难度

  杨光懿,64岁,成都市城市雕塑绘画院退休雕塑家代表作品:《芙蓉花仙》

  “我很好认,平头。”电话那边传来杨光懿老人洪亮的声音。

  7月8日上午10时,记者如约赶到文化公园门口,一个平头、白发,身材敦实的老人手提塑料袋,已经等待在大门前。得知杨光懿老人的3岁孙儿生病,他依然赴约而来,记者有些不安,“没事,既然答应了,就要讲信用。”老人笑着安慰记者。

  《芙蓉花仙》前后审了9次

  今年已经64岁的杨光懿老人从事雕塑工作已经30多年。1989年,他和雕塑家赵树桐的作品《芙蓉花仙》曾名噪一时。

  得知记者是冲着《芙蓉花仙》而来的,老人早有准备,从塑料袋里拿出了一堆旧照片。他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每张照片上,各个时期的照片仿佛再现了《芙蓉花仙》的诞生过程,“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又这么有意义,怎么能忘记,没有照片,我一样记得。”老人笑着指了指头。

  1983年,刚成立的成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发动大家参加城雕作品投稿,当时在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里工作的杨光懿也参加了。“《芙蓉花仙》的方案,我前前后后做了5个,通过市委、艺委会前后审了9次。”最终,根据市花芙蓉的有关传说而形成的《芙蓉花仙》,通过了审查。

  当时《芙蓉花仙》送审的小稿只有1米多高,而完工后的雕塑高达7米。“放大的过程,又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杨光懿老人说,刚刚起步的成都城市雕塑需要好的作品,为了能创新,组委会决定用不锈钢作为材料,为了更好完成作品,杨老邀请当时雕塑界的前辈赵树桐老师加入了制作。

  幸好那个时候年轻

  要完成7米高的雕塑,前期工作是要搭内钢架,随后黄泥塑模、再用石膏把模翻制。光是搭钢架都进行了半个多月,“比如说手的角度,空间位置,泥土的位置有没有留出来?”杨老说,焊一根就得对照看一下;黄泥也一点不能马虎,得专门找人揉好,不能有杂质。几张照片上的杨老,都是站在高高的钢架上面。“那是在用黄泥塑脸。”由于做“模型”的小稿只有1米多高,视觉是平视,放大后,就有一个透视角度,“作为公共景观,每个角度都要考虑,力求人们在各面看到都是美的。”因为这一点,他不得不在高处捏一会儿,又到地面看看效果。

  “反反复复这样的动作,非常疲惫,幸好那个时候年轻。”杨老打趣道。

  随后石膏被编上号,搬到四川省雕塑工程工厂,用纸板比着石膏剪下来,然后再用这个模板来锻造不锈钢。为了给记者解释整个过程,杨老干脆把自己的手当成模块,比画起来。

  整个过程,杨老一直守着工人制作。“那个时候,整个脑袋里面全是这个雕塑。在工厂里待了9个月的雕塑,终于连手指甲都“打磨”好了。随后又用了半个月时间,把《芙蓉花仙》慢慢安置好。

  1985年定稿;1987年开始放大;1989年5月10日,《芙蓉花仙》制成,安放在后子门。

  好作品要经得起检验

  《芙蓉花仙》落成当日的报纸,老人还保管着。“吸取了敦煌石刻人物造型艺术和现代意象派风格。”当时媒体这样评价。为了了解群众的反映,杨老还专门跑去雕像处逛。他发现在雕像下面已经设了一个照相点,许多人去留影。当时高兴的劲头,杨老现在都还记得。

  而这并不是杨光懿最早的作品,1962年从成都市美术学校毕业后,他到了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上世纪60年代,塑造毛主席像时就把研究院里的一批人喊去了。至今,他参与塑造的毛主席雕像还屹立在市中心,而杨光懿也开始了他的雕塑生涯,直到从成都市城市雕塑绘画院退休,“30多年没有间断过,基本一生都在干这个。”

  《芙蓉花仙》在后子门安家了17年,直至今年为了地铁而暂时“挪窝”,搬动的当天深夜,杨老也到了现场。“我想得通,雕塑是为了城市建设,地铁也是同一个目的,而且还会搬回原址的。”

  “作为城市雕塑,经得起群众的检验,达到雅俗共赏,这是我们的难度。”《芙蓉花仙》让杨光懿感觉“比较”满意。“一生要做一件稍微满意的还是比较难。”他笑着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