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吴为山:每座雕像不是一个模型而是一个灵魂

更新时间:2006-07-07 11:0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李冀 编辑:木子 浏览量:876
    吴为山说,在中国美术馆办一次展览是他最大的愿望。如今在他44岁的时候,这个愿望实现了。“在一号圆厅举办个展,是艺术界对吴为山雕塑价值的极大肯定。”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他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开创了中国写意雕塑之风。”

  “我的这种雕塑风格首先和我的家庭背景有关。”吴为山告诉记者,他的外祖父是著名书画家高二适先生。书画世家的家风熏陶,使吴为山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功底,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认为是造型艺术。最重要的精髓是它的传神,是写意,而不是写实。真正的中国艺术要走向世界,一定要走民族文化的这条道路。”

  说起来容易,但在雕塑中实践简直太难了。因为近现代以来,西方写实的雕塑风格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非常深厚。吴为山至今难以忘怀自己在无锡一所小技校学习的日子。他告诉记者,当年他高考差了一分,被无锡一个只有200平方米大的工艺美术技校录取,“我衷心感谢那个非常不知名的小学校。这个学校虽然小,但是有一些民间优秀的艺人教我们泥塑。我记得当时一个老的民间艺人,他住在一个街道的小房子里面,80岁了,我去探望他,他就拿了一把泥捏了一个和尚给我看,那个和尚捏得非常饱满,手法非常娴熟,把泥塑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我从他那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吴为山看来,他初学雕塑不是在正规美术学院从结构比例之类的开始学习是幸运的,因为他从民间艺人那里学到了中国传统写意的精华。

  正是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吴为山日后的艺术创作找准了方向。从1992年创作第一件历史文化名人“林散之”开始,吴为山用带有强烈中国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历史对文化的理解。如今他已完成了上百尊中外文化名人的雕像,这些作品大多安放在大学校园和公园里。每当看到这些蕴涵人文精神的塑像被人们景仰时,吴为山的内心都会有一些冲动:“雕塑不是一个模型,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没有血肉的东西、没有情感的东西,一座雕像就是一个灵魂。所以要把这个雕塑做好,首先你自己的精神境界要有所提高,你才能把作品做得具有精神化。”吴为山雕塑的任何一件外形洒脱的作品,大多数人一眼就能看出雕的是谁,哪怕他们是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资料的古人。“我之所以称吴为山是天才,就是因为他的每一尊雕像都抓住了每个人的精神。”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如是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