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当代陶艺:批评的缺席

更新时间:2006-06-28 15:08:43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皮道坚 编辑:木子 浏览量:772

福安古窑遗留的瓷片

  1990年代以来当代陶艺创作出现良好势头,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当代艺术批评家注意到当代陶艺正在以一种特殊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艺术语言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的建构,而对当代陶艺创作的批评阐释和理论研究至今并未深入展开———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当代艺术景观中,一个值得注意但却多少有些被批评界忽视的场景更迭是现代陶艺的迅速蓬勃发展。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表达,现代陶艺几乎是与其它样式的现代艺术同步发生的,它一开始就受到各种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被赋予了对人性和社会历史文化的思考。虽然它使用的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媒材———泥、水、火等,但它关注的却是当下的人性、社会和自然,因而富于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陶瓷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彻底摆脱了实用性、装饰性功能的束缚,因而获得了相应的现实文化针对性和文化批判功能,而这正是现当代艺术的灵魂。与有着悠久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样式相比,现代陶艺又天然具有塑造和表现上的极大自由。另一方面,由于物质媒材的天然性质,即水、火、土与人类源远流长的亲和关系。陶土、釉料的可自由发挥度与烧制方式带来的不可预期性的奇妙结合,给艺术家的灵感、想象和智慧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活动空间,使技艺、激情和思想可以自由驰骋其中。这不仅对许多艺术家产生了极大诱惑,也大大激发了公众广泛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20世纪80年代随同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一道起步的中国现代陶艺,在90年代终于形成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实验精神和文化思考热情的中、青年陶艺家组成的创作力量,而且在这支创作力量的带动下出现了全国性的陶艺创作热潮。应该说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综合场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格局的成熟和完善。不仅如此,由于如前所述的陶艺语言的天然公众性,当代陶艺还是当代艺术联系社会和公众的一个重要通道。当代艺术的众多学术成果可望通过优秀的当代陶艺创作和群众性的陶艺活动得到普及,将当代艺术的一些理念转化为社会公众的共识。

  然而,情况却是1990年代以来当代陶艺创作出现的良好势头,并未引起批评界、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只有为数不多的当代艺术批评家注意到当代陶艺正在以一种特殊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艺术语言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的建构,但对当代陶艺创作的批评阐释和理论研究却显然并未深入展开。这与1990年代实验性水墨艺术引起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实验水墨作为当代文化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美术传媒中频频出现并引起激烈争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虽然没有必要去深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但却有必要改变批评对当代陶艺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漠不关心的现状。

(皮道坚,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