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光 官方网站
http://29168.diaosu.cn
邱云光首页 > 文章 > 正文

我看“大师”

更新时间:2023-11-06 09:30:46 作者:邱云光

我看“大师”

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因为这些年来,大师称呼泛滥,又出现王林这种事件,所以,人们谈"师"色变。说实话,大师这名字并不怎么好听,幼儿园的老师,也称为幼师;下厨房的人称为厨师;卖烧饼的,称为大师傅;按摩推拿的称为技师;当然还有教书先生被称为老师;替人打官司的,被称为律师;给病人看病的被称为医师。但博士生导师也是近些年才开始恢复这个叫法,“博士”这一名词,很多人是先从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中才读到,还有《围城》中读到,我们小时候只听说红卫兵小将和红小兵,而“导师”一词一直是用于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

听说日本那里的人也不称大师了,比如,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手冢先生称为“大神”了。我以前在中国黄埔军校的“大师”校友里,彼此都觉得叫“大师”太老土,喜欢称为“大侠”。可这也是牛头不对马嘴,大师主要

是指文方面的,而大侠则是指武了。“漫画”一词是丰子恺从日本带回来的,可“大师”是谁从国外最先带过来的,还没考证。
大师从字面上来说,比老师更年轻一些,比幼师又更大一些,但老师和幼师要与大师相比只是处于一个攀登高峰的起步阶段。字典上的释义是:(1)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他是艺术大师。(2) (名)对和尚的尊称。
“大师”一词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如《史记·儒林列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百喻经·治秃喻》:“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二百餘年来,讲堂茂草、弦诵闃如。词章俭陋之夫,挟科举速化之术,

儼然坐皋比、称大师矣。”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新起的学者还不曾有什么大成绩。”大师的称呼是从李叔同开始叫起来的吗?可人们只知道他叫弘一法师。其实,在清末民国时代,肯定还有人称为大师的,但最如雷贯耳的就是刘海粟先生,“艺术大师”这顶帽子真好像就是为他一个人戴的。后来,才是梅兰芳、徐悲鸿。林风眠尽管是巴黎科班出来的高材生,官办的杭州美专校长,但他只喜欢人称为他为林校长或美术教育家,只有刘海粟当之无愧。

后来这顶帽子又移到其他领域,京剧演员梅兰芳,还有学者王国维。到了当代,又有象棋大师,围棋大师,相声大师。此后,大师一词多如牛毛,铺天盖地,鱼龙混杂。所以真大师反而被假的大师打倒了,“大师”一词,让人谈师色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无论是报刊还是电视上,用于大师的多半是指民国时期的人物。那时刘海粟还在世,报刊对他的称呼还是刘海粟教授,他十上黄山,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作序言,也称他为刘海粟教授。里面没有一句“大师”。二零零几年,我曾写过一篇“中国水墨动画大师”的文章,称特伟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水墨动画大师,这可能是最早对一个行业里用“大师”称呼的评价。其实,以前报刊,尤其是《孙悟空》画刊,都是称他为特伟"伯伯",根本没有什么大师。1981年,他去日本考察,媒体称为我国著名动画考艺术家。

但比我写“中国水墨动画大师”的文章还早几年,湖南《长沙晚报》就曾在网上发布消息,邀请邱云光等大师来长沙为读者签名。当时,网上还未有人称特伟为大师,我也从未在网上写过认识特伟的文章,现在那条《长沙晚报》消息已经找不到了。那时候,我的粉丝看到介绍我的文字头一行是与新加坡漫画先驱邱高朋同根同源。也收到《长沙晚报》给我的邀请函,我参加活动的名字已经出现了,我好像看到网上有图片,不过我未亲自光临现场,但确有媒体称我为大师。那时候,新浪博客好像还未出现,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还是保持低调些为好。

那时候,翻中国艺术家辞典,没有“伟大”一词称呼,而“杰出”是最高的评价了。比如“夏衍”,在中国电影家列传里面,就是用“杰出”一词,再过来就是“著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新文学史料”张恨水的《写作生涯回忆》,也没称他为大师,只是换了个名字“章回小说大家”。可见,“大师”一词,文革后,基本上打入冷宫了,说起“大师”一词来,人们也是羞羞答答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师”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我当时为什么去投考“大师动画”?确实是

大师给我一种神秘感。那时,见到台湾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那些授课老师,男的都是梳着马尾辫,或披着长长的头发,还真像刘海粟办的上海美专那样,画起人体模特素描来。珠海有个王中元创办的宏广动画,深圳也有个太平洋动画,还有苏州也有个台湾人办的动画公司,但都不像大师那样吸引我,后来,我就把它当成了中国动画的黄埔军校。那里的训练方式都是按日本人的教学方式,日本人的工作其实是非常单调刻板枯燥的,但正是这样刻苦耐劳,使得他们在二战后从一个废墟的战败国家重新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李叔同、鲁迅只要去日本一趟,就比那些留学英美的画家作家起得作用还更大,成了我们中国的文艺旗手。

关于大师,当代画家范曾曾有这样的论述。

 (画分九品,可分为正六品与负三品):
一品,谓之画家,作品赏心悦目范曾为孔子造像;    
二品,谓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风;   
三品,谓之大家,作品继往开来;   
四品,已成大师,凤毛麟角;   
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   
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   
负一品者叫痴,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不知美为何物者也;   
负二品者叫迷惘,探之愈久,其去益远,与美背道而驰懵懵然不知觉也;   
负三品者叫恶棍,与美为仇寇,不共戴天,大体精神变态,心灵污溷,与罪犯趋

近,苟有审美法庭,绝对判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剥夺公民作画权利终身。


所谓“大师”在范曾看来,还只是四品。而范曾说的六品,可称为魔鬼,看来,大师还只是中上等水平。


魔鬼大神才是艺术最高境界。但世界上没有什么魔鬼神仙的,要创造人类的奇迹全靠你自己。大神只是你的灵魂信仰,你战胜了他,你就是人类伟大的灵魂工程师。

刘海粟说:“艺术的真谛往往是古到极点,便又新到极点。”这就像我们有时概念中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师之桂冠从刘海粟那里传来,到“文革”时候打入冷宫,到今天又成为个时髦话题谈起,这是老得掉牙又新得发芽的话题,但梅校长的话里则是要大师胜过大楼,是指的培养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世界一流的大学者。

在今天梅校长看来,我们的大楼相比起来是多了不少,但是培养“大师”的目标任重道远,老师们仍须努力。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

    Baidu
    map